最新研究动态:基于非芯片技术和芯片技术的两种单分子免疫分析技术的讨论分析
近期,生安中心与合作单位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期刊联合发表了题为《Review of single-molecule immunoassays: Non-chip and on-chip Assays》的研究综述。欢迎大家下载阅读https://doi.org/10.1016/j.aca.2024.342885
本文主要综述了免疫检测分析的发展进程,详细评估比较了基于非芯片技术(利用微流控芯片进行检测分析)和芯片技术(不依赖微流控芯片)的两种不同单分子免疫分析(SMI)的技术路径、探讨了SMI技术在各种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验室和临床配置中的当前应用、总结了SMI在商业应用中的进展和可能的创新方向。
在基因检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免疫检测的灵敏度成为免疫学领域的重要需求,这一需求推动了单分子免疫分析技术(SMI)的出现,虽然该技术目前在检测能力上还达不到PCR在核酸检测领域的水平,但毫无疑问的是,单分子免疫分析技术(SMI)之于免疫检测的影响与PCR之于核酸检测同样重要,并且它有潜力为人类医学诊断实现更高灵敏度的能力,也许能够取代ELISA和电化学等方法,开辟新的免疫分析时代。本文分别探索了基于非芯片技术和芯片技术的两种不同单分子免疫分析的技术路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到,从非均相免疫到均相免疫,从单一检测到多元检测,研究者们通过多维度多层次探索,使该技术在肿瘤、神经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其他领域涉足长远发展。但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挑战:(1)在仪器复杂性方面,单分子免疫检测通常需要高精度的设备,比如高分辨的显微镜、激光系统等,对高精度仪器的需求限制了该技术在大范围的发展和应用。(2)在结果可重复性方面,可重复性是评估一种方法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缺少一些标准化的方法和实验流程来验证SMI。(3)在数据分析方面,SMI的数据庞大复杂,需要高级智能的数据处理、分析和解释方法,其分析程序的简单性和稳定性也需要考量。(4)在实时监测方面,SMI目前无法突破在动态过程中完成对时间分辨和数据处理的瓶颈。(5)SMI面临多元检测难的问题,虽然已有研究解决了多元检测问题,但技术方法复杂,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很快将会有新的技术方法问世,以期解决上述挑战。